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8章 穰城的重要性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4:59

 要不要救冠軍、穰城?毋須討論,肯定要救,而且必須要救。否則會有更多的無辜者被殺,其他人壹旦屈服於徐榮的屠刀之下,整個南陽都會望風而降。有了足夠的後勤補給,他不找徐榮決戰,徐榮也會找他決戰,除非他主動放棄南陽。
  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怎麽救?意見不壹,而且分歧很嚴重。
  趙儼強烈反對馳援,以免中計。
  壹個很明顯的事實是徐榮擁有絕對優勢的騎兵。徐榮放棄攻擊析縣,轉而攻擊冠軍、穰城,繞了壹個大圈子,目的就是發揮西涼軍機動性強,擅長野戰的優勢,避免攻城。他能夠攻克南鄉、順陽,不是因為他們的攻城能力強,而是因為這兩個縣相對較小,防守力量弱,之前又沒有準備。冠軍、穰城現在有了準備,徐榮再想破城就沒那麽容易了,他圍而不攻,並不是仁慈,而是力有不逮,只是想逼孫策前去解圍。冠軍、穰城壹帶是平原,最適合騎兵奔馳,那裏是徐榮選定的戰場。
  換句話說,冠軍、穰城兩縣被徐榮嚇破了膽,而這正是徐榮屠城的目的。用民意裹脅孫策,逼他主動求戰。如果孫策上了當,主動行軍三百余裏趕到穰城,師老兵疲,正好被徐榮壹擊而中。就算孫策守得嚴實,行軍這麽久,糧草也會是個大問題,如果徐榮派騎兵騷擾糧道,不用打,拖就能把孫策拖垮。閃舞小說網
  因此,趙儼的建議是救,但不是急急忙忙趕去穰城、冠軍救,而是按部就班,不跟著徐榮的計劃走。先令各縣自救,消耗徐榮的實力,等他從南鄉、順陽搶來的輜重消耗得差不多了,被屠城鼓起來的士氣衰弱了,孫策差不多正好趕到,與他決戰,可壹戰而勝。
  但關南強烈反對。他認為趙儼太冷血,坐視南陽人被徐榮屠殺。穰城、冠軍都是縣城,沒有宛城那樣完備的城防設施,沒有真正的士卒和將領守城,甚至沒有析縣這樣的地形可以利用,在西涼兵的攻擊下很容易被突破。如果再次被屠城,其他縣很可能被徐榮的殘忍懾服,望風而降,孫策再想收拾殘局就難了。
  關南還有壹個理由,穰城、冠軍富庶,遠不是南鄉、順陽可比,特別是穰城,那裏是南陽最好的良田所在,糧食產量僅次於以金湖陽著稱的湖陽縣。壹旦被徐榮攻占,徐榮就能堅持更長的時間。穰縣為什麽會取這個名字,就是因為這裏水利完善,土壤肥沃,是重要的糧食產地。
  聽到這裏,孫策忽然想起壹件事:董卓死後,西涼軍互相混戰,張繡占據南陽,他並不在南陽郡治宛城,而是在穰縣,後來壹直駐紮在那裏,應該就是因為穰城有糧。閃舞小說網換句話說,徐榮之所以放棄析縣不攻,轉攻冠軍、穰縣,他的目的同樣可能是為了穰城的糧食。占據了穰城,他就可以長期駐守。
  孫策有種上了鬼子當的感覺。他壹直以為徐榮的目的是攻占武關,打通武關道,沒想到徐榮虛晃壹槍,直接奔穰城去了。關南是新野人,新野就是湖陽和襄陽之間,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穰城的重要性,為了逼他救穰城而故意誤導他的可能性有,但是並不大。對徐榮來說,這的確是壹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真是防不勝防啊。千算萬算,還是沒算到這壹招,就連本地人婁圭都沒料到。換句話說,誰會想到徐榮不想回長安,而是想在南陽長住了呢。他不會是想占據南陽自立,做壹方諸侯吧?穰城千萬不能落入他手中,他可比張繡難對付多了。
  孫策對關南說,麻煩妳壹件事,這析縣妳先別管了,立刻趕回新野,告訴周邊各縣,我正在趕往穰縣救援,與徐榮決戰,請各縣務必堅守,不要放棄。
  關南直視孫策的眼睛:“將軍,我可以相信妳嗎?”
  孫策鄭重地點點頭。這事不能不鄭重,他可不想讓徐榮在穰城紮下根來。“十天,請他們堅守十天。十天之內我壹定會趕到穰城,與徐榮對陣。”
  關南點點頭。“既然如此,我就信將軍壹回。就算被西涼軍抓住烹了,我也在所不辭。”
  趙儼冷笑,卻無言以對。潁川太守李旻被徐榮烹了這件事已經成了全潁川人的恥辱。婁圭拿這事糗他,現在關南又拿這事懟他。
  孫策心中壹動,笑道:“我給壹件東西,萬壹妳被徐榮抓住了,說不定能救妳壹命。”
  ——
  得到孫策的承諾,關南很快離開了析縣。他不會騎馬,卻會駕車,駕著壹乘由兩匹馬拉的軺車出了城,狂奔而去,連孫策安排保護他的騎士都沒他快。禦為儒家六藝之壹,看來他在太學的時候不是書呆子,而是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的學霸。
  送走了關南,孫策命謝祥暫時代理縣長,負責析縣的安全,並留下都尉田弘成和五百士卒協助他。田弘成是講武堂最優秀的學生之壹,屢戰有功,在酈城外首戰有功,斬首俘虜逾百人,剛剛升任都尉。由壹個統領五十人的屯長升到獨立統領五百人的都尉,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這個升遷速度絕對令人艷羨。
  孫策這麽做就是要為講武堂的學生樹立壹個榜樣,只要肯用心學習,實以致用,升遷速度從來不是問題,論資排輩在他這裏不存在,壹切都以戰功說話。而真要真正的戰功,靠匹夫之勇是沒用的,更關鍵的是會帶兵。
  講武堂的主要學習內容就是怎麽帶兵。
  孫策離開了析縣,趕往酈城。他走得很快,壹百多裏路,只用了兩天就趕到了。文聘和婁圭已經等得很焦急。他們的意見和關南相似,穰城是重要的產糧地,如果被徐榮占據,對孫策極為不利。
  比起關南,婁圭還有壹個擔心,他覺得徐榮屠城只是從權之計,是為了威懾各縣,迫使他們投降,坐取不戰而勝之功。過了這段時間,他肯定會改變策略,改用懷柔之策,恩威並施。如果孫策不抓住機會趕上去,坐實他屠城的惡名,等他改變了策略,那些被他嚇壞的世家豪強就會倒向他,就算孫策想學徐榮下狠手也沒有意義了。人性就是欺善怕惡,壹直行兇的惡人突然給點小恩小惠比壹直行善的善人更容易得到人心,所以恩威並施才會百試不爽。
  孫策覺得有理,更不敢怠慢,僅在酈城休整了壹天,就再次踏上征程。
  這時,宛城方面傳來消息,接到各縣的求援後,鄧展率領五千人離開宛城,正在趕來與孫策會合。孫策大喜,為安全計,他決定先渡過均水,與鄧展會師,然後壹起趕往穰城。穰城離宛城和酈縣都不過百裏左右,對擁有騎兵優勢的徐榮來說,他們的位置幾乎是透明的,分別行軍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