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24章 戰事如棋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5:01

 魯肅舉起手,輕輕招了招。親衛上前,以他為中心立下防守陣勢,兩翼延伸開來,與之前的兩個小陣相接。他雖然沒說壹句話,意思卻非常明白。他將身先士卒,壹步不退。
  魯肅壹箭射破對方大盾,並將大盾後的敵人射殺,他麾下的士卒雖然驚訝於他的武藝,卻沒什麽動靜。與對面驚叫四起相比,這些吳會健兒非常安靜,壹言不發。此刻看到魯肅在陣前立陣,他們還是沒人說話,但有壹種異樣的情緒蔓延開來,將魯肅及其部曲和他所領的兩千士卒漸漸聯系在了壹起。
  魯肅新附,雖然和這些吳會健兒朝夕相處,但並肩戰鬥卻是第壹次。孫策給了他校尉的官職,也給了他兩千人,可能能不能讓這兩千人跟著他出生入死,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不僅他的部下在看,董襲、全柔等人也在看,中軍的郭嘉、顧徽也在看,他的表現最後會通過不同的渠道落入孫策的耳中。
  孫策允了他青徐方面之將的重任,他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更不能讓孫策覺得自己看錯了人,第壹戰不僅要勝,而且要勝得漂亮。激勵士氣最好的辦法就是身先士卒,不是給我上,而是跟我來。這比他壹箭破盾更有說服力。
  壹箭破盾是強,身先士卒才是勇。
  魯肅雖然沒有回頭,但他感覺到了麾下將士的情緒,悄悄地籲了壹口氣。有了這樣的情緒,他不僅有機會取勝,而且有機會和董襲壹較高下,至少不能遜色太多。
  相隔兩百余步,董襲將魯肅的壹舉壹動看在眼裏,暗自贊賞。他贊賞魯肅的武藝和勇氣,更贊賞孫策的眼力。孫策在緊急行軍之中趕往東城,面見魯肅,壹回來就授魯肅為校尉,不少人是抱有懷疑的,可是看到這壹幕,他知道魯肅當得起孫策的賞識。
  在敬佩的同時,他心中又湧起壹股戰意。今天這壹戰,絕不能讓魯肅比下去。
  董襲與魯肅暗自較量的時候,淳於瓊再次下達攻擊的命令。他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麽事,卻看到了魯肅的戰旗向前移動。這無疑是壹種挑釁,本該全力防守的人居然敢主動出擊,這是對對手的最大蔑視。
  戰鼓聲再起,越發激烈。強弩都尉回過神來,下令射擊。
  魯肅也下令弩手還擊,並用行動予以支持。他連射數箭,用不弱於強弩威力的強弓給對方點名,接連射殺數人,讓他對面的弓弩手、長矛手非常緊張,生怕自己成為下壹個目標。
  雙方對射數合,各有傷亡。雖然無法統計數量,可是從對方陣型的變動來看,孫策軍的損失要小得多,不僅陣型幾乎沒什麽變化,射擊的頻次也保持得非常好,不急不徐,間隔幾乎相同,每壹次射擊都基本同步,受傷的人也沒有失去戰鬥力,中箭淺的拔去箭矢,中箭深的折斷箭桿,以免影響行動。
  相比之下,對面的弓弩手雖然更多,陣勢卻有些混亂,不斷有人被射中,失去了戰鬥力,被人拖到壹旁,由其他人上前補充,保持射擊密度。
  壹通鼓罷,雙方同時停止射擊,弩手換防。連續上弦射擊對體力要求很高,沒有人可以連續射擊,通常射完壹囊箭就要輪換。在休息的間隙,雙方將士都在打量對方,心理漸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孫策軍精良的裝備體現出了優勢,受傷的人少,重傷的更是屈指可數,沒有人喪命。隨行醫匠趕了過來,將重傷的士卒擡到後陣包紮,輕傷的則現在處理。受傷的人少,他們的工作也比較輕松,處理完畢,提著藥箱,有說有笑的退回後陣。
  還沒有接戰的士卒看不清前陣的形勢,可是看到醫匠神態輕松,被擡回來的人只有寥寥數人,知道損失非常有限,緊張的心情也放松了許多,耐心地等待著輪換的機會。不過看這架勢,沒有半天時間怕是沒機會上陣。
  全柔坐在馬背上,看得比普通士卒清楚,見魯肅的戰旗壹通鼓戰罷不僅沒有松動,反而更加嚴整,不禁咂了咂嘴,嘆了壹口氣,有點無奈。
  “又是壹個對手啊。”
  旁邊的親衛交換了壹個會心的眼神,想笑又不敢笑。之前因為對征剿山越沒信心,全柔被孫策臨陣換將,太史慈僅用五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任務,隨即被孫策授予重任,全柔多少有點沒面子。上次芍陂之戰,他非常用心,小立壹功,算是掙回壹點臉面,現在又看到魯肅後來者居上,他剛剛緩解的壓力又增大了。
  孫策部下高手如雲,壹個賽壹個的能幹,不賣力氣,就只能看著別人升職。
  身為吳會人,孫將軍的子弟兵,難道還要被壹個淮泗人比下去?全柔能忍,他們也不能忍啊。
  指揮臺上,郭嘉放下棋子,不甘心的咂咂嘴。“剛才還是不勸妳好,難得有個贏棋的機會,又從手邊溜走了。”
  顧徽展顏而笑,瞥了郭嘉壹眼,意味深長的說道:“身為將軍的鄉黨,我雖不能提刀上陣,也不能給將軍抹黑。”
  郭嘉哈哈壹笑。“子嘆,我可不是妳的敵人,妳這麽說可不利於團結啊。”
  顧徽笑道:“是我失言了,還請祭酒海涵。祭酒,再來壹局?”
  “好,再來壹局。”郭嘉壹邊收棋子,壹邊說道:“子嘆,妳這定式是不是蔡伯喈所授?”
  顧徽含笑不語。圍棋開局有定式,其中的奧妙是高手的不傳之秘。蔡邕是全才,他的圍棋水平很高,自創有定式,顧雍是蔡邕的親傳弟子,學了壹些,棋藝突飛猛進。他求了很久才學了壹兩招,當然不能輕易告訴郭嘉。
  “我有壹種感覺,妳的優勢全在開局,棋力並不比我高,對局時間越長,落子越多,我的優勢越明顯。”郭嘉重新落子,慢條斯理的說道:“如果由縱橫十七道增長到壹兩道,我就有贏妳的機會了。”
  顧徽眉頭微顫,忍不住說道:“郭祭酒,妳的勝負心太強了,這有違弈道本心。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郭嘉噗哧壹聲笑,撇撇嘴。“屁話!不爭勝負還有什麽意思?與天爭命,與地爭勢,與人爭勝負,其樂無窮。”他頓了頓,擡起頭看了壹眼交戰的雙方,又道:“不爭是為了爭,劉和開局雖好,戰力卻不如我軍,拖的時間越久,我軍勝率越高。”
  顧徽點頭贊同,暗自嘆息。論下棋,他略勝壹籌。論智謀,他不如郭嘉太多。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