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警官

卓牧閑

都市生活

  重活1996,記憶支離破碎,宛如莊周夢蝶。   擠牙膏似的想起壹點是壹點,處處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49章 上任(二)

韓警官 by 卓牧閑

2018-7-6 13:38

  等了半個多小時,去跟機場方面協調的魏主任回來了。
  魏主任五十多歲,西裝革履,風度翩翩,待人很熱情。主任只是使館內部的習慣性稱呼,其實他壹樣是參贊,而且是政務參贊!
  使館那麽多職能部門,他主管的政治處排名第壹。
  政治處負責兩個國家在政治方面的關系,負責政府之間的聯系和交往,負有搜集、了解和研究駐在國政治、社會、經濟等各方面情況的任務,為本國政府制訂政策提供必要的材料和意見。
  可以說政治處是使館最重要的處室,所以各個駐外使館,不壹定設有科技處、文化處、教育處甚至武官處,但無壹例外地都會設有政治處。
  在壹些沒有公使和公使銜參贊的使館,政務參贊就是使館的第二把手,也稱首席館員,協助館長主持館務和領導全館工作。當大使離開駐在國或回國休假、述職、開會時,政務參贊就擔任臨時代辦,代理使館的壹切事宜。
  “找得著人、說得上話、辦得成事”這三個要求,同樣適用於魏參贊這樣的專業外交官。
  下個月總理來南非訪問,隨行的代表團成員在專機降落之後,來機場迎接的使館人員和中資機構人員在專機降落之前,都要到機場保衛部進行拍照、制作臨時證件才讓通行,屆時要辦理證件的人員很多,這些工作必須提前協調。
  按計劃專機要在約翰內斯堡機場停留四十多個小時,當專機加油、檢修、清潔等繁忙的航後工作馬上完成時。為確保專機安全,飛機上要留幾名機務員和壹名安全員,同中央警衛局的同誌留在飛機上負責安全保衛工作,這壹樣要得到機場方面允許。
  總理來訪問對使館而言是天大的事,事無巨細全要考慮到,魏參贊就是來辦這些事的,今天先送點禮物,過兩天還要請人家吃飯。
  作為警務聯絡組的負責人,韓博有資格知道這些,接下來甚至要參與各項準備,但車上人多眼雜,涉及到機密的事不能多說。
  魏參贊話鋒壹轉:“曉蕾同誌,雖然初次見面,但妳的情況我知道得還不少,女強人啊,見過大世面,英語非常流利,館裏就需要妳這樣的人才。我就算現在不提,等到了館裏陳大使也會問,有沒有興趣到領事部幫忙?”
  “魏參贊,我能幫上忙嗎?”李曉蕾雖然不想閑著,但在使館工作壹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她不是外交官,連她丈夫都不是專業的外交官,不了解這些很正常。
  魏參贊和姜參贊對視了壹眼,微笑著解釋道:“曉蕾同誌,妳趕上好時代,可以隨韓參贊壹起駐外。在駐外人員家庭生活這壹問題上,新中國初建我們學習蘇聯,當時外交官是可以帶夫人同行出國的。但由於經濟困難,很快取消了這個福利,駐外人員只能別離家人,獨自踏上駐外的路程。我第壹次出國時是去駐歐洲的壹個使館做隨員,七年的時間都是壹個人在外,孩子交給妻子照顧,兩三年才能回去壹趟。館內其他同誌都壹樣,所以其他國家的外交官都稱我們中國大使館為‘公’使館,全是男的,像個和尚廟。”
  “現在帶家屬的也不多。”姜參贊是過來人,忍不住插了壹句。
  魏參贊點點頭,接著道:“後來政策稍微有點放寬,壹等秘書以上職位的可以考慮帶夫人。但帶夫人的還是少數,壹是孩子沒人照顧,二是如果出國,夫人自己在國內的工作就得丟掉,出國幾年回國還能找到工作嗎?所以只有退了休、孩子已經成年的夫人才願意跟丈夫出國,像妳這麽年輕大多不願意。”
  “魏參贊,這麽說我們使館的家屬不多?”
  “不多。”
  魏參贊看看韓博,目光又轉移到李曉蕾身上:“隨著國家經濟實力增強,政策也放開了,外交官出國都可以帶上夫人。因為工作、孩子等原因,盡管有政策,但願意壹起出國的還是很少。出國的有兩種情況,壹是編制內,壹是編制外。如果是編制內,在外交部工作的,會根據個人的專業確定在使館內的工作。比如我們陳大使的夫人也是在外交部工作,隨陳大使上任,陳夫人就被任命為壹等秘書。還有壹些精通外語的夫人,部裏根據實際情況會給個臨時編制,但工資不是很高。”
  “工資倒沒問題,只是這符不符合規定?”李曉蕾真不想閑著,回頭看看丈夫,欲言又止。
  “符合規定,曉蕾同誌,別看我們使館不小,政治處、武官處、商參處、文化處、科技處、教育處、領事部全有,各管壹攤,各司其職。但在南非的中國公民多,兩國之間的交往多,工作量水漲船高,同誌們常常身兼數職,人人都要學會‘拳打腳踢’。人手最緊張的時候,隨任家屬要要上陣,有的當出納員,有的管倉庫,反正每個人都有事做。像這次遇到首長來訪,館內男女老少全上陣,人手還是不夠,甚至要向鄰近的使領館求援。”
  有事幹總比沒事幹好,況且她本就是壹個閑不住的人。
  韓博微微點點頭,李曉蕾心領神會,嫣然笑道:“好吧,我試試,工資不工資無所謂,主要是有點事幹。”
  “肯定沒問題的,說句心裏話,讓妳去領事部幫忙真是大材小用。”
  ……
  說說笑笑,新館工地到了,周圍環境果然不錯。
  上任要緊,沒時間參觀,跟中成集團的同胞握手道別,跟車去大使館。
  新館正在建設,現在的館舍是壹棟跟旅館似的舊樓,門前立著旗桿,旗桿上飄揚著五星紅旗,樓上掛著壹個大大的國徽。
  追逃追贓期間沒少請求駐外使館協助,韓博並沒有對此感到意外,因為這極具中國駐外使館的特色,在相當長的時期裏中國駐外使領館都是采取生活和辦公集中在同壹地點的做法,使用大樓就比較方便,所以相當多的中國駐外使館都購買大樓——特別是旅館大樓——來作為中國使館的館舍。
  布局也大同小異,大致可以分為辦公區、機要區、活動區、生活區幾個部分。
  辦公區是使館的主要辦公地點,有作為使館門面的傳達室(接待室),有各個處的辦公室。機要區是使館的機要通訊設備所在地、譯電室,以及機要文件、物資存放地,那是核心機密所在之處,也是使館神經中樞,是各國使館保衛最為嚴密的地方,作為警務聯絡官韓博不能隨便進去。
  活動區對外開展活動的地方,包括會客室、宴會廳和多功能廳。
  多功能廳可以用來放電影,或舉行大型餐會、舞會和各種招待會,舉辦小型展覽等。與之相應的還有工作間、廚房、放映室等輔助用房。
  在所有處室中,警務聯絡組絕對是最小的。
  總共兩個人,只需要壹間辦公室。
  宿舍在樓上,跟賓館的標準間差不多,空調、彩電等電器設備壹應俱全,小雖然小了點,居住條件還是不錯的。
  在劉三秘幫助下安頓完,上上下下轉了壹圈,挨個拜訪館內的各處室參贊、壹秘、二秘、三秘、隨員及幾個在各處室“打雜”的隨任夫人,壹個下午就這麽不知不覺過去了。
  換作平時有參贊到館,會舉行壹個小型的歡迎儀式。
  但現在不是平時,為迎接首長的到來,上上下下忙得焦頭爛額,直到吃完晚飯準備在院子裏轉轉時,陳大使、楊公使才辦事回來了。
  “韓博同誌,歡迎歡迎。”
  “李曉蕾同誌吧,不好意思,按慣例要熱烈歡迎壹下的,結果有壹大堆事。”
  到了使館,大使和公使便是頂頭上司,韓博立正敬禮,態度嚴肅又不失恭敬。二位領導溫文儒雅,為人和氣,握完手直接把二人請到壹樓的壹間接待室。
  這是壹個新單位,而且不是壹般的新單位。
  韓博在國內充滿自信,但在這兒卻覺得自己像個小學生,多多少少有那麽點拘束。李曉蕾同樣有點不自在,只能坐在壹邊笑而不語。
  陳大使親自給二人倒水,楊公使發生韓博不抽煙,很紳士的走到窗邊抽。
  “韓博同誌,曉蕾同誌,別這麽拘束,到使館就跟到了家壹樣,其實使館就壹個由五湖四海的各路人士組成的臨時家庭,‘家庭’成員包括我和楊公使這樣的職業外交官,包括國家機關公務員、部隊軍官甚至釣魚臺國賓館的廚師,大家在這裏結識,將來又會在這裏分手……”
  領導拉家常般地談笑風生,壹點架子沒有,給人的感覺跟電視新聞裏西裝革履、登堂入室、異常嚴肅的大使公使完全對不上號,更沒有那些禮賓、拜會、約見、照會、交涉、抗議等專業名詞。
  韓博笑了,李曉蕾也沒之前那麽不自在。
  他倆既然到了使館,那就是使館的人。
  這段時間工作太忙,陳大使決定擇日不如撞日,利用這點時間跟二人談談心,他環顧了下四周,意味深長地說:“上世紀80年代,外單位的人不無羨慕地給我們編了個順口溜,叫‘進了外交部,出國如散步’。意思是說,外交部的人想出國很容易。可是,出國常駐的滋味遠沒有散步那麽閑適、瀟灑。試想,如果妳孑然壹人,遠離親人,長年累月地呆在異國他鄉,不分晝夜地滿負荷工作,生活單調枯燥,回國後連兒女都認不出妳這個爸爸,更不要說親情教育。對如此這般的‘散步’,妳會有何感想?”
  “我們那個時候,信使每隔壹兩個月去壹次使館,真是‘家書抵萬金’!”楊公使很有默契地補充了壹句,跟楊大使壹起給二人進行“到館教育”。
  “有些同誌的父母去世了,只能從遲到的來信中驚悉,只得在內心沈痛追念哀悼。許多外交官都感嘆欠孩子,欠妻子,欠父母的太多太多!現在,雖然允許帶夫人和孩子出國了,但不少使館還是‘和尚廟’,夫人未能隨任。”
  楊大使喝了壹小口水,不無感慨地嘆道:“不知道妳們有沒有聽說過‘壹人升國旗’的故事。1990年,吳中華同誌奉命獨自壹人前往南太平洋島國基裏巴斯建立大使館。在那個最原始的小島上,僅有壹條簡易公路,沒有報紙、廣播,更不用說電視,相伴的只是太平洋的驚濤駭浪。沒人跟他說中國話,只得每天與鏡子中的自己對話。大使館是壹間沒有院墻的草頂平房。他克服了許多困難,終於在使館門前豎起旗桿,每天早晨就他壹個人莊嚴地升起鮮艷的五星紅旗。”
  “聽說過。”
  相比老前輩,自己真是趕上好時候,韓博由衷地說:“他淡泊名利,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書寫了我們中國外交人員忠於祖國的感人壹頁。”
  楊大使滿意的點點頭:“警務聯絡官的任期只有兩到四年,但職業外交官參加工作之後往往會有壹半甚至更多時間在駐外使領館度過。而且,有的外交官壹生中可能會被派往好幾個不同的國家任職,幾十年的外交生涯可能分別在歐、美、亞、非度過;我們的人生軌跡並不是由自己畫的,壹名外交官壹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呼吸撒哈拉沙漠幹燥的空氣,還是把青春年華中的許多歲月消磨在紐約摩天大樓的夾縫中,或者有人會有機會在壹生中看到南北半球不同的星空,聽到太平洋和大西洋不同的濤聲,完全是上級根據工作需要安排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所從事的外交事業是壹種默默的無私奉獻,其中飽含著個人和家庭的犧牲。而這種奉獻精神,則來源於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神秘和傳奇色彩,只是外交官生活的壹個側面。
  實際上,外交官的生活和普通人壹樣,也有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此刻領導談的不只是生活的酸甜苦辣。
  部裏選派駐外人員,首先考慮的同樣是政治可靠。
  韓博立馬起身表態以“壹人升國旗”的前輩為榜樣,恪盡職守,履行職責,絕不辜負黨和國家對自己的信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